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他文件>县政府文件
索引号:yexian-2020-00007 主题分类:县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叶政〔2021〕11号 发布日期:2021-04-27 关键词:
叶县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批示要求,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2020〕18号)《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2020﹞27号)要求,加推进叶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四化”方向,坚持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我县粮食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短板,更好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坚持突出重点、融合发展。抓好“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以小麦、玉米、油料等产业为重点,统筹兼顾杂粮、薯类等特色粮食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落实“科技兴粮”“人才兴粮”战略,推进粮食科技进步,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水平。引进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激发新活力,提高粮食产业质量和效益。

4.坚持龙头带动、集聚发展。发挥粮食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实现产业集聚、要素集群、资源集约,着力打造产业链集群、价值链枢纽、供应链纽带。

(三)主要目标。2025年,全县粮油加工转化率达到90%以上,主食产业化率达到65%以上,粮油精深加工产值占粮油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粮油优质品率提高20个百分点左右,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以叶县永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河南创大粮食加工有限公司为引领,建成叶县粮食产业园,同时加大内外主食加工企业引进力度,打造一批全省知名粮油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幅提升绿色优质粮油食品供给能力,基本建成以小麦、玉米、油料等为点的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二、加快延伸产业链

(一)延伸小麦加工链。方向与重点是提升面制主食产业化水平。支持平顶山豫皓面业有限公司、平顶山好佳面业有限公司及叶县峰通粮粉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面粉产品结构,提升专用面粉加工能力。支持河南创大粮食加工有限公司等粮食企业发展壮大,强化以优质专用、富硒功能性小麦为原料,发展高档优质营养挂面类、馒头类、速冻类等面制主食。鼓励小麦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支持小麦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小麦基地、商超电商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负责]

(二)延伸玉米加工链。方向与重点是提升玉米精深加工水平。优化玉米制品产品结构,支持平顶山市九州同心饲料厂提升高端饲料加工能力。培育玉米加工企业,进一步提升玉米及副产物综合利用能力,发展玉米淀粉、糖、医用产品、化工产品等深加工产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三)延伸大豆加工链。方向与重点是提升大豆精深加工水平。优化大豆加工产品结构,支持平顶山天晶植物蛋白有限责任公司、平顶山金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提升大豆蛋白加工能力。加强大豆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能力。鼓励发展发酵型豆类加工制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四)延伸油料加工链。方向与重点是提升花生、大豆、芝麻、菜籽等油料精深加工水平。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提升各类特色植物油加工能力。鼓励河南张老大粮油调味品叶县公司以各类油料及油脂加工副产物为原料,跨界发展方便、休闲、保健食品和医药产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三、着力提升价值链

(一)提升绿色化水平。重点推进叶县永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丰源储备库(原叶县裕丰粮油购销有限公司)退城进园项目,绿色储粮提升工程建设,构建绿色粮食产业体系。引导原粮生产和收储绿色化发展,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种植和收储新技术,增加绿色有机粮油供给量。加快粮油加和产品包装绿色化,促进优粮优加。[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局负责]

(二)提升优质化水平。加强优质粮油品种研发推广,优化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打造一批粮油生产优势区。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统筹推进第二轮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县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提升建设,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三)提升特色化水平。支持企业规模化生产知名、特色米面、花生、大豆等名优食品,开发生产儿童系列、老年系列、富硒系列、低糖系列、低脂高蛋白系列等个性化粮油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解决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负责]

(四)提升品牌化水平。积极推进“好粮油(主食)”“放心粮油(主食)”行动计划培育优质粮油自主品牌和区域品牌,围绕打造“叶县好面”“叶县好油”,开展丰富多彩的品牌创建与产销对接活动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强化品牌宣传提升叶县粮油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和区域影响力。支持企业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知名展会,提升我县粮食品牌影响力。[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四、积极打造供应链

(一)打造优质原粮供应体系。加强优质原粮品种选育和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推广,鼓励育种、加工、种植等各类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优质粮油作物种植面积,促进优粮优产。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活动,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原粮附加值竞争力,同时为实现“蓝天、碧水、净土”提供有力保障。支持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收购和订单生产、领办农民粮油合作社等方式,选择合适地区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二)打造现代仓储物流体系。推动粮油仓储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和布局合理化,实施“绿色储粮”工程,促进优粮优储。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和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沿铁路线、公路等规划建设一批粮食物流节点。加快实施叶县应急物资和粮食储备中心项目15个分公司的粮食安全仓储能力提升项目,新建2个应急配送中心19个应急配送网点。推广原粮、面粉物流“四散”(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化、集装化、标准化。依托沙河复航工程,大力发展内河航运,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粮食物流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促进粮食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效率。[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交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

(三)打造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粮食种植、收购、仓储、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监管。制定超标粮食处置办法。实施以县为主、省级补助的处置费用保障政策。开工建设县粮食质量检测中心,提升粮油企业检验检测能力,增强我县质量安全预警检测与检验能力。[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局负责]

五、重点举措

(一)实施示范创建行动。强化叶县“好粮油”示范县、河南创大粮食加工有限公司“好粮油”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叶县粮食产业园项目建设,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负责]

(二)实施内联外引行动。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引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叶县永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有限公司,支持其“五优联动”,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聚焦粮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粮食产业振兴,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优质粮食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支持小麦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鼓励各类涉粮市场主体组建粮食产业联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省内外粮油加工企业来叶投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招商服务中心负责]

(三)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落实“科技兴粮”“人才兴粮”,加大粮食科技投入,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鼓励粮食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对符合科技项目条件和要求的粮食企业给予项目支持。强化粮食质检、执法队伍建设,及时补充单位编制空缺及岗位需求,将执法、质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强粮油专业人才和技能工人培养,保管员、质检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结合粮食行业人才发展需求,招录专业粮油检测人员,提升县粮食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四)实施装备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粮油机械制造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粮油加工成套装备,培育壮大粮机制造产业,努力打造区域性粮食装备制造中心。支持粮油加工企业实施设备智能改造、绿色改造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叶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我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建立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提高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在粮食安全县长责任制考核中的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先进的地方在分配资金时给予倾斜。建立粮食产业统计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统计数据共享,提升统计质量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奖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方向,对获得的产粮大县一次性奖励资金用于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探索设立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县、示范园区、加工基地、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粮食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符合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依法享受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资金、政府债券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要加大对粮食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落实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在我县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对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用地予以统筹安排和重点支持。支持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依法依规将划拨用地转变为出让用地土地出让净收益(扣除上缴或上级政府应计提的费用)通过支出预算安排用于企业发展。落实粮食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

(三)强化金融信贷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粮油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提升信贷额度,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农业发展银行叶县支行要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放宽粮油企业担保条件,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对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发行债券融资工具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实现融资的企业,按照省、市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

 

    附件:叶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0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