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统计信息
索引号:yexian-2025-00007 主题分类:统计信息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25-05-28 关键词:
2024年叶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发展挑战增多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叶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综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9.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0.11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5.07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4.17亿元,同比增长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687元,同比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3:29.3:48.4变化为19.3:36.7:4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升7.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4.4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46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28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52,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6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47万元,带动就业1800余人,其中,发放返乡创业农民工贷款260笔、6500万元。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7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521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852人。

二、农  

全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3.2千公顷。其中:小麦59.43千公顷玉米57.51千公顷其他谷物谷子0.03千公顷豆类5千公顷薯类鲜薯1.24千公顷油料作物16.18千公顷,同比增长1.4%,其中,花生12.67千公顷,同比增长0.6%油菜籽3.01千公顷,同比增长5.3%芝麻0.5千公顷同比下降0.8%蔬菜及食用菌13.93千公顷,同比增长0.7%,瓜果类1.82千公顷,同比增长0.8%。

全年全县粮食产量72.79万吨。其中,小麦产量35.68万吨,玉米产量31.63万吨,其他谷物谷子116吨。豆类1.21万吨。薯类(鲜薯)4.2万吨;油料作物产量7.38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花生6.51万吨,同比增长0.9%,油菜籽0.76万吨,同比增长6.4%,芝麻0.12万吨,同比增长0.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1.45万吨,同比增长1.3%,瓜果类产量7.95万吨,同比增长1.2%。

全年全县生猪存栏37.56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4.31万头。牛存栏2.45万头,羊存栏40.03万只,家禽存栏322.14万只。生猪出栏55.08万头,牛出栏4.25万头,羊出栏53.01万只,家禽出栏514.13万只。猪肉产量4.55万吨,牛肉产量0.67万吨,羊肉产量0.74万吨,禽肉产量0.66万吨,禽蛋产量4.17万吨,牛奶产量0.24万吨。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2.3万千瓦,同比增长0.9%;拖拉机37631台,拖拉机配套农具59587套;谷物联合收割机3335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196台;农用航空器(植保无人机)25架;机耕面积93248公顷,机播面积141331公顷,机电灌溉面积41689公顷,机械植保面积56369公顷,机收面积125449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82.5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4亿元,同比增长18.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62.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同比增长1.2%,重工业同比增长24.7%。分企业类型看,大型企业同比增长7.7%,中型企业同比增长13.7%,小型企业同比增长18.9%,微型企业同比增长176.3%。分行业看,制造业增加值完成51.5亿元,同比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9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18.9亿元,同比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4.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34.0亿元,同比增长6.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1.4%。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7%。全县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31家,建筑业总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1.5%,竣工产值9亿元,同比下降11.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0.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6%,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8%。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同比增长23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5%,占全县投资比重3.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占全县投资比重70%。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2%,占全县投资比重26.5%。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50.9%;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40.8%。房屋施工面积18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其中,住宅16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房屋竣工面积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商品房销售面积 1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9%。其中,住宅 1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35.2%其中住宅同比下降20%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0.9%。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1.7亿元,同比增长5.7%。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5亿元,同比增10.4%批发业销售额完成4亿元,同比下降0.1%,零售业销售额完成98.8亿元,同比增长8%,住宿业销售额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4%,餐饮业销售额完成16.4亿元,同比增长2.3%。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4%,饮料类增长13.7%,烟酒类增长24.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9%,化妆品类增长29.9%,金银珠宝类下降40.6%,日用品类增长31.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中西药品类增长18%,家具类增长21.8%,汽车类下降8.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23.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2亿元,同比下降9.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81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93亿元,同比增长12%,电信业务总量4.88亿元,同比增长12.9%。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549.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1860万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7处,星级酒店1个,服务网点12,旅行社1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完成26.4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7亿元,同比增长3.7%。税收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3%。全县财政支出完成64.7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6.5亿元,同比下降5.5%。

年末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05.55亿元,同比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为218.04亿元,同比增长14.2%。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8487.8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166万元,同比下降0.3%;人身险保费收入8321.8万元,同比增长8.5%。全年赔付额为10655.1万元,同比下降30.2%。其中:财产险赔付7319万元,同比下降11%;人身险赔付3336.1万元,同比下降52.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4学年,全县基础教育校(园)合计384所。其中,幼儿园218所;小学134所;初中24所;高中7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普通高中招生6847人,在校生17910人,毕业生5288人;初中招生12871人,在校生38833人,毕业生13046人。小学招生8394人,在校生63245人,毕业生12880人。学前教育入园(班)3775人,在园(班)19183人,离园(班)8783人。特殊教育招生9人,在校生174人,毕业生13人。

全年科学技术支出18217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科学技术管理552万元,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17559万元,其他科学技术96万元。

九、文化和卫生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1个,文化馆 1 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18 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 4个,市级29个,县级75个。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778个。医院12个,其中,综合医院8个,中医医院2个专科医院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6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8个,村卫生室637个,门诊部8个,诊所91个,卫生所(医务室)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 个,急救中心1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个。卫生机构编制床位2977张,实有床位3306张,其中,医院2338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37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张。执业(助理)医师1871人,注册护士1571人,药师184人,技师(士)293人,卫生监督员4管理人员179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常住人口68.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85万人,农村人口41.43万人,城镇化率39.33%出生人口0.5439万人,死亡人口0.5737万人,出生率7.9,死亡率8.34‰自增率-0.43‰。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81元,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9458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28元,同比增长5.2%。

年末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393人,退休养老领取待遇9324人;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5183人,缴费15750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实现参保502003人、45085人、42165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59.1万人次2.5亿元。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4247人,其中,企业单位参保15439人,事业单位参保20566人,机关单位参保7898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343人。参保职工中女性1533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3346人,缴费总额24067万元,其中:成年人473491,缴费总额17992万元;中小学生儿童159855人,缴费总额607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出情况,就诊1061527人次,费用14518万元;门诊慢特病就诊123580人次,费用9885万元。医保定点医疗机构591家,定点零售药店203家。                                              

十一、环境保护与能源消耗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2天,优良率74.32%,PM10年平均浓度68微克/立方米PM2.5年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总体达标率93.2%,高于市定目标(70%)23个百分点;城市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无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91.85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上升38.4%。初步核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同比增长35%。

全年全县全社会用电量2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其中工业用电量1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3.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

   算。

3. 本公报中部分资料来源于县直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