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其他文件>县政府文件
索引号:0ywzx-2017-00050 主题分类:县政府文件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12-01-20 关键词:
叶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20123




叶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乡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试行)》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有效提高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和公众防御意识,减轻气象灾害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河南省气象条例》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豫政办发2010106号)等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是对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的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进行评定,促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应对能力,从而确保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条 各乡(镇)应当申报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鼓励大中型企业、学校、车站、医院、宾馆、酒店、重要公共场所等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申报认证。


第四条 应加强对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管理。县政府办、气象局共同负责制订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实施细则,组织各乡(镇)、大中型企业、学校、车站、医院、宾馆、酒店、重要公共场所等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第五条 申请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单位,须具备以


下条件


(一)建立气象灾害警报点或气象工作站,在灾害性天气影响期间有可以24小时值班的工作场所。


(二)各乡(镇)有1名负责人分管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1名以上的气象协理员;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有分管领导和1名气象信息联络员,负责灾害性天气应急工作。


(三)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有安全的避难场所,可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安置转移人员。


(四)有1个以上可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的气象监测设施,并能向气象局进行数据传输。


(五)有多种渠道(设备)能够接收气象局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并能与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保持通信畅通。


(六)有及时传播分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渠道,如在公众场所设置自动接收、播放灾害性天气警报的装置(包括广播、显示屏等)。


(七)有面向公众的气象灾害防御培训计划,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第六条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程序


(一)凡要进行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单位,须提交书面申请材料,报县气象局初审。


(二)县气象局经现场调查核实后,签署评估意见报政府办审核。


(三)凡具备合格条件的,将认定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达标单位,由县应急办、气象局联合颁发认证证书和标志。


第七条 获得认证的单位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复审不合格者,将吊销认证,收回认证证书和标志。


第八条 通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各乡(镇)、县直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有突出成效的,县政府将给予相应表彰。


第九条 对获得认证的企事业单位,在财产保险理赔、政府救灾经费补助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或优先待遇。


第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巨大。为有效提高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和公众防御意识,减轻气象灾害影响,根据《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是对各乡(镇)、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其他企事业单位、农业行业等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进行评定,促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应对能力,从而确保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 认证对象


第三条 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制度的实施对象为各乡(镇)、企事业单位、行业、个体等。各乡(镇)应当申报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鼓励大中型企业、学校、车站、医院、宾馆、酒店等重要公共场所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申报认证,各企事业单位、行业、个体实行自愿申报。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学校、医院、车站、商场、宾馆、酒店、林区、库区、农贸市场等重要公共单位和场所;大中型企业、生产危险度较高的企业、矿区等;居民社区、小区、街道、流动人口聚集区等。


(三)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单位。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农业大户等。


(四)气象灾害一般防御单位。其他企事业单位。


第三章 认证条件


第四条 乡(镇)认证条件


(一)有满足“六有”标准(注1)的各乡(镇)气象工作站,在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影响期间有可以24小时值班的通信畅通的工作场所。


(二)有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有1名以上的气象协理员,每个行政村有1名以上的气象信息联络员。


(三)有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演练;有安全的避难场所(注2),可在重大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安置转移人员。


(四)有1个或1个以上可实时监测当地天气状况的气象自动站及其他监测设施,并能向县气象局进行数据传输和收集上报气象灾情。


(五)有渠道或设备能够接收显示气象局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如气象预警电子屏、气象网站、手机短信、声讯电话、广播、电视等,能与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保持通信畅通。


(六)有及时传播分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渠道和设施,如公众显示屏、乡村广播站、网络等。


(七)有面向公众的气象灾害防御培训计划,并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注1:“六有”标准指有职能、有人员、有场所、有装备、有考核,有宣传栏。


注2:避难场所的容纳力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要求地势较高、交通便利、钢混结构、防雷设施检测合格、能抵御12级以上大风和40厘米以上积雪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医疗救治、电力供应、救灾物资有保障。避难场所醒目位置应挂置县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的“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安置点”标志。


第五条 重点防御单位认证条件


(一)有气象灾害警报点,在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影响期间有可以24小时值班的工作场所。


(二)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分管领导和至少1名气象信息联络员,负责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作。


(三)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并在一年内组织不少于一次的演练;有安全的避难场所,可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安置转移人员。


(四)有气象灾情的报告人员,并能及时向县气象局进行情


况通报或数据传输。


(五)有渠道(设备)能够接收县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与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保持通信畅通。


(六)有及时传播分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渠道,如在公众场所设置自动接收、播放灾害性天气警报的装置(包括广播设备、预警电子屏、气象警报器等)。


(七)能够及时收集上报气象灾害信息,并及时协助县气象局进行气象灾害现场调查和处置。


(八)有面向员工的气象科普活动和气象灾害防御培训计划,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第六条 其他企事业单位和农业行业认证条件


(一)有气象警报接收固定渠道或装置,能及时接收气象局的气象预警信息。


(二)有气象灾害防御分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能及时收集上报气象灾情。


(三)有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办法或方案。


(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在本单位、本行业及时传播分发。


(五)灾害影响期间具有24小时通畅的通信设施和联络方式。


(六)参加县、乡(镇)气象灾害防御或其它气象专题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


第四章 认证机构


第七条 气象局负责组建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专家评估组,负责全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申报单位的初审;由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管理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气象局,以下简称认证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日常认证工作与管理,政府办、气象局共同负责认证审核监督。


第五章 认证程序


第八条 申报方式


书面申报。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申请书打印填写后,邮寄到认证管理办公室。


第九条 申报时需提供的材料


(一)填报规范和信息完整的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申请表。


(二)本单位基本概况和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情况介绍。


第十条 材料初审。气象局专家评估组对申请表及相关材料进行初审,若不符合申报要求,由专家评估组提出整改意见并通知申报单位改进后重新申报。


第十一条 调查评估。材料初审通过后,气象局指派不少于2名成员的专家评估组对申报单位进行调查评估。评估人员经现场调查核实后,签署评估意见报认证管理办公室审核。


第十二条 认证审核。由认证管理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单位,根据专家评估组的评估意见和相关文件,派出不少于3名成员的认证考核组,采取听取介绍、检查台帐、实地察看等方式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若不合格,则由认证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申报单位进行改进和完善,接受下一次的审核验收。凡通过认证达标单位,由县政府办和气象局联合颁发认证证书和标志。


第十三条 认证仪式。对认证达标的单位通过媒体予以公布,并适时举行颁发仪式。


第十四条 认证期限。对获得认证的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每3年进行一次复审。复审合格将重新颁发证书,复审不合格将吊销认证,收回认证标志和证书。


第六章 认证监督


第十五条 获得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单位应接受全社会的监督,认证管理办公室随时接受组织和个人的反映,如调查确认获得认证的单位不再符合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要求,将收回其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证书和标志。


第七章 认证复审


第十六条 认证资格自颁发认证证书和标志之日起生效。在认证失效前六个月,认证管理办公室将通知已获得认证的单位重新申请认证。认证管理办公室将本着科学有效的原则,按照最新的评估标准,对认证单位进行指导、认证。


第八章 认证吊销


第十七条 若已获得认证的单位在有效期届满后不再申请重新认证,认证管理办公室将收回其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


证书和标志,并通过媒体予以公布。


第九章 激励机制


第十八条 通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单位,在财产保险理赔、气象灾害证明(评估)、政府救灾经费补助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或优先待遇。财产保险机构在认证达标的企事业单位办理财产保险业务时,保险费率中的个体风险评估系数可按低档套用;县、乡(镇)两级政府在拨付救灾经费时优先考虑补助认证达标单位;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认证达标单位和个人,县政府将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章 联络方式


第十九条 有关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的问题、评论或建议, 请联系气象局。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申请表









附 件



叶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申请表



申报单位



邮编



联系人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E-mail



认证工作总结(对照认证条件):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盖章)


评估意见: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盖章)


审核意见: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盖章)





















主题词气象  管理  办法  通知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武部。


       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县检察院。


  叶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月16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