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
食品安全抽检工作(A包)
洛阳黎明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Luoyang Liming Testing and Service Co. Ltd.
2017年12月
一、概述
洛阳黎明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叶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计467批次样品的抽、检工作,就食用农产品及流通预包装食品等群众日常较多食用的食品展开抽检。抽检范围涵盖叶县所有区域。监督抽检样品467批次中检出不合格18批次,合格449批次,问题发现率为3.85%。
二、抽样情况及到样情况汇总
表1 各产品抽样情况汇总表(监督抽检)
序号 | 食品种类 | 叶县 | ||
计划 | 实际 | 任务 | ||
1 | 发酵面制品 | - | 8 | - |
2 | 生湿面制品 | - | 2 | - |
3 | 面筋制品 | - | 1 | - |
4 | 非发酵性豆制品 | - | 8 | - |
5 | 大豆蛋白制品 | - | 1 | - |
6 | 淀粉制品 | - | 5 | - |
7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 | 4 | - |
8 | 水果罐头 | - | 1 | - |
9 | 固体复合调味料 | - | 10 | - |
10 |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 - | 2 | - |
11 | 香辛料 | - | 1 | - |
12 | 酱油 | - | 2 | - |
13 | 食醋 | - | 2 | - |
14 | 酱类 | - | 2 | - |
15 | 糕点 | - | 8 | - |
16 | 月饼 | - | 4 | - |
17 | 粽子 | - | 2 | - |
18 | 食糖 | - | 2 | - |
19 | 糖果 | - | 2 | - |
20 | 干制食用菌 | - | 6 | - |
21 | 酱腌菜 | - | 5 | - |
22 | 保健食品 | - | 8 | - |
23 | 膨化食品 | - | 16 | - |
24 | 熟肉 | - | 16 | - |
25 | 白酒 | - | 10 | - |
26 | 速冻面米食品 | - | 7 | - |
27 | 饮用纯净水 | - | 3 | - |
28 | 水果(苹果) | - | 27 | - |
29 | 水果(梨) | - | 19 | - |
30 | 水果(香蕉) | - | 13 | - |
31 | 水果(橙子) | - | 10 | - |
32 | 水果(桔子) | - | 10 | - |
33 | 水果(桃) | - | 9 | - |
34 | 水果(葡萄) | - | 8 | - |
35 | 水果(桂圆) | - | 5 | - |
36 | 水果(柚子) | - | 2 | - |
37 | 水果(枣) | - | 2 | - |
38 | 水果(桂圆) | - | 1 | - |
39 | 水果(火龙果) | - | 1 | - |
40 | 茄果类蔬菜(辣椒) | - | 23 | - |
41 | 茄果类蔬菜(番茄) | - | 18 | - |
42 | 其他蔬菜 | - | 16 | - |
43 | 鳞茎类蔬菜(芹菜) | - | 14 | - |
44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萝卜) | - | 13 | - |
45 | 鳞茎类蔬菜(韭菜) | - | 12 | - |
46 | 芸薹属类蔬菜(花椰菜 ) | - | 9 | - |
47 | 瓜类蔬菜 | - | 7 | - |
48 | 叶菜类蔬菜(菠菜) | - | 7 | - |
49 | 豆类蔬菜(豇豆) | - | 5 | - |
50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洋葱) | - | 5 | - |
51 | 茄果类蔬菜(茄子) | - | 4 | - |
52 | 叶菜类蔬菜(青菜) | - | 4 | - |
53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马铃薯) | - | 3 | - |
54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生姜) | - | 2 | - |
55 | 芸薹属类蔬菜(结球甘蓝 ) | - | 2 | - |
56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大蒜) | - | 1 | - |
57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芥菜) | - | 1 | - |
58 | 叶菜类蔬菜(普通白菜) | - | 1 | - |
59 | 鲜食用菌 | - | 10 | - |
60 | 豆芽 | - | 3 | - |
61 | 豆类 | - | 1 | - |
62 | 畜肉 | - | 12 | - |
63 | 禽内脏 | - | 2 | - |
64 | 禽蛋 | - | 1 | - |
65 | 淡水鱼 | - | 2 | - |
66 | 调味面制品 | - | 27 | - |
67 | 方便食品 | - | 1 | - |
68 | 酱卤肉制品 | - | 9 | - |
69 | 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 - | 1 | - |
70 | 食品添加剂 | - | 2 | - |
71 | 代用茶 | - | 1 | - |
72 | 酵母 | - | 1 | - |
73 | 蜜饯 | - | 1 | - |
74 | 再制蛋类 | - | 1 | - |
75 | 总计 | 467 | 467 | 100.00% |
从表1可知,本次叶县计划抽样467批次,实际抽样467批次,总体抽样完成率为100%。
三、检验结果情况及总结
3.1 检验项目及批次数
表2 检验项目及批次数汇总表 | ||||
序号 | 食品大类 | 样品细类 | 检测项目 | 检测 批次 |
1 | 粮食加工品 | 发酵面制品 | 铝、甜蜜素 | 8 |
2 | 生湿面制品 | 山梨酸、二氧化钛 | 2 | |
3 | 面筋制品 | 硼砂、吊白块、二氧化硫 | 1 | |
4 | 豆制品 | 非发酵性豆制品 | 硼砂、吊白块、二氧化硫 | 8 |
5 | 大豆蛋白制品 | 二氧化硫、吊白块、硼砂 | 1 | |
6 | 淀粉及淀粉制品 | 淀粉制品 | 铝、二氧化硫 | 5 |
7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霉菌、铅、苯甲酸、甜蜜素、山梨酸 | 4 |
8 | 罐头 | 水果罐头 | 甜蜜素、苯甲酸、糖精钠 | 1 |
9 | 调味品 | 固体复合调味料 | 二氧化硫、甜蜜素、苯甲酸、铅 | 10 |
10 |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 罗丹明B、罂粟碱、苏丹红、二氧化硫、甜蜜素 | 2 | |
11 | 香辛料 | 苏丹红、罗丹明B | 1 | |
12 | 酱油 | 氨基酸态氮(以氮计)、铅(以 Pb 计)、总砷(以 As 计)、糖精钠(以糖精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 | 2 | |
13 | 食醋 | 总酸(以乙酸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总砷(以 As 计)、糖精钠(以糖精计) | 2 | |
14 | 酱类 | 苯甲酸、甜蜜素 | 2 | |
15 | 糕点 | 糕点 | 铝、菌落总数、糖精钠、苯甲酸 | 8 |
16 | 月饼 | 菌落总数、铝、苯甲酸 | 4 | |
17 | 粽子 | 过氧化值、山梨酸及其钠盐、酸价、铅 | 2 | |
18 | 食糖 | 食糖 | 二氧化硫、铅 | 2 |
19 | 糖果制品 | 糖果 | 二氧化硫、甜蜜素、苯甲酸、铅 | 2 |
20 | 蔬菜干制品 | 干制食用菌 | 铅、镉、二氧化硫 | 6 |
21 | 酱腌菜 | 山梨酸、苯甲酸、甜蜜素、铅、脱氢乙酸、亚硝酸盐 | 5 | |
22 | 保健食品 | 保健食品 | 铅、菌落总数、巴比妥 | 8 |
23 | 薯类及膨化食品 | 膨化食品 | 铝、菌落总数、糖精钠、苯甲酸 | 16 |
24 | 餐饮食品 | 熟肉 | 亚硝酸盐、罂粟碱、甜蜜素 | 16 |
25 | 酒类 | 白酒 | 酒精度,甲醇,氰化物,铅,甜蜜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 10 |
26 | 速冻食品 | 速冻面米食品 | 铅、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 | 7 |
27 | 饮料 | 饮用纯净水 | 色度、浊度、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铜绿假单胞菌、氯化物 | 3 |
28 | 水果 | 水果(苹果)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27 |
29 | 水果(梨)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19 | |
30 | 水果(香蕉)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13 | |
31 | 水果(橙子)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10 | |
32 | 水果(桔子)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10 | |
33 | 水果(桃)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9 | |
34 | 水果(葡萄)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8 | |
35 | 水果(桂圆)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5 | |
36 | 水果(柚子)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2 | |
37 | 水果(枣)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2 | |
38 | 水果(桂圆)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1 | |
39 | 水果(火龙果)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1 | |
40 | 蔬菜 | 茄果类蔬菜(辣椒) | 氧乐果、克百威、毒死蜱、甲胺磷、联苯菊酯、多菌灵 | 23 |
41 | 茄果类蔬菜(番茄) |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苯醚甲环唑、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氧乐果、毒死蜱、阿维菌素 | 18 | |
42 | 其他蔬菜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16 | |
43 | 鳞茎类蔬菜(芹菜) | 毒死蜱、氧乐果、克百威、阿维菌素、甲拌磷、对硫磷、敌敌畏 | 14 | |
44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萝卜)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13 | |
45 | 鳞茎类蔬菜(韭菜) | 腐霉利、毒死蜱、氧乐果、多菌灵、克百威、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甲拌磷、甲胺磷 | 12 | |
46 | 芸薹属类蔬菜(花椰菜 )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甲萘威 | 9 | |
47 | 瓜类蔬菜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7 | |
48 | 叶菜类蔬菜(菠菜) | 阿维菌素、氧乐果、毒死蜱、克百威、对硫磷 | 7 | |
49 | 豆类蔬菜(豇豆) | 阿维菌素、氧乐果、克百威、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乐果 | 5 | |
50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洋葱)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5 | |
51 | 茄果类蔬菜(茄子)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4 | |
52 | 叶菜类蔬菜(青菜) | 克百威、氧乐果、甲胺磷 | 4 | |
53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马铃薯)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3 | |
54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生姜)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甲萘威 | 2 | |
55 | 芸薹属类蔬菜(结球甘蓝 )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甲萘威 | 2 | |
56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大蒜)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1 | |
57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芥菜) | 甲胺磷、氧乐果、甲基对硫磷、克百威 | 1 | |
58 | 叶菜类蔬菜(普通白菜) | 阿维菌素、氧乐果、毒死蜱、克百威、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甲基异柳磷 | 1 | |
59 | 鲜食用菌 | 荧光增白剂、百菌清、乐果、溴氰菊酯 | 10 | |
60 | 豆芽 | 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亚硫酸盐 | 3 | |
61 | 豆类 | 铅 | 1 | |
62 | 禽畜肉及其副产品 | 畜肉 | 克伦特罗 | 12 |
63 | 禽内脏 | 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硝基呋喃代谢物 | 2 | |
64 | 禽蛋 | 禽蛋 |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 | 1 |
65 | 水产品 | 淡水鱼 | 孔雀石绿、氯霉素 | 2 |
66 | 方便食品 | 调味面制品 | 菌落总数、山梨酸、苯甲酸、脱氢乙酸、糖精钠、甜蜜素 | 27 |
67 | 方便食品 | 酸价(以脂肪计)、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以油脂中的含量计)、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1 | |
68 | 肉制品 | 酱卤肉制品 | 亚硝酸盐、菌落总数、甜蜜素、日落黄 | 9 |
69 | 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 亚硝酸盐、菌落总数、甜蜜素、日落黄、苯甲酸 | 1 | |
70 | 食品添加剂 | 食品添加剂 | 铝 | 2 |
71 | 茶及茶叶制品 | 代用茶 | 色素 | 1 |
72 | 其他餐饮食品 | 酵母 | 色素 | 1 |
73 | 水果制品 | 蜜饯 | 二氧化硫、甜蜜素、苯甲酸、铅 | 1 |
74 | 蛋制品 | 再制蛋类 |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 | 1 |
75 | 总计 | - | - | 467 |
3.2检验结果
叶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食品安全抽检计划抽检467批次样品,经检测发现所有449批次产品合格,18批次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为96.15%。
四、食品安全性分析
4.1不合格种类问题分析
按产品细类划分,各细类合格率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细类产品结果汇总表 | |||||
食品大类 | 样品细类 | 检测批次数 | 不合格批次数 | 合格率 | 不合格项目 |
粮食加工品 | 发酵面制品 | 8 | 0 | 100% | 无 |
生湿面制品 | 2 | 0 | 100% | 无 | |
面筋制品 | 1 | 0 | 100% | 无 | |
豆制品 | 非发酵性豆制品 | 8 | 0 | 100% | 无 |
大豆蛋白制品 | 1 | 0 | 100% | 无 | |
淀粉及淀粉制品 | 淀粉制品 | 5 | 1 | 80% | 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 4 | 0 | 100% | 无 |
罐头 | 水果罐头 | 1 | 0 | 100% | 无 |
调味品 | 固体复合调味料 | 10 | 0 | 100% | 无 |
半固体复合调味料 | 2 | 0 | 100% | 无 | |
香辛料 | 1 | 0 | 100% | 无 | |
酱油 | 2 | 0 | 100% | 无 | |
食醋 | 2 | 0 | 100% | 无 | |
酱类 | 2 | 0 | 100% | 无 | |
糕点 | 糕点 | 8 | 0 | 100% | 无 |
月饼 | 4 | 0 | 100% | 无 | |
粽子 | 2 | 0 | 100% | 无 | |
食糖 | 食糖 | 2 | 0 | 100% | 无 |
糖果制品 | 糖果 | 2 | 0 | 100% | 无 |
蔬菜干制品 | 干制食用菌 | 6 | 2 | 67% | 二氧化硫残留量 |
酱腌菜 | 5 | 2 | 60% | 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苯甲酸 | |
保健食品 | 保健食品 | 8 | 1 | 87.50% | 西地那非 |
薯类及膨化食品 | 膨化食品 | 16 | 0 | 100% | 无 |
餐饮食品 | 熟肉 | 16 | 0 | 100% | 无 |
酒类 | 白酒 | 10 | 10 | 0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
速冻食品 | 速冻面米食品 | 7 | 0 | 100% | 无 |
饮料 | 饮用纯净水 | 3 | 0 | 100% | 无 |
水果 | 水果(苹果) | 27 | 0 | 100% | 无 |
水果(梨) | 19 | 0 | 100% | 无 | |
水果(香蕉) | 13 | 0 | 100% | 无 | |
水果(橙子) | 10 | 0 | 100% | 无 | |
水果(桔子) | 10 | 0 | 100% | 无 | |
水果(桃) | 9 | 0 | 100% | 无 | |
水果(葡萄) | 8 | 0 | 100% | 无 | |
水果(桂圆) | 5 | 0 | 100% | 无 | |
水果(柚子) | 2 | 0 | 100% | 无 | |
水果(枣) | 2 | 0 | 100% | 无 | |
水果(桂圆) | 1 | 0 | 100% | 无 | |
水果(火龙果) | 1 | 0 | 100% | 无 | |
蔬菜 | 茄果类蔬菜 (辣椒) | 23 | 0 | 100% | 无 |
茄果类蔬菜 (番茄) | 18 | 0 | 100% | 无 | |
其他蔬菜 | 16 | 0 | 100% | 无 | |
鳞茎类蔬菜 (芹菜) | 14 | 0 | 100% | 无 |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萝卜) | 13 | 0 | 100% | 无 | |
鳞茎类蔬菜 (韭菜) | 12 | 0 | 100% | 无 | |
芸薹属类蔬菜(花椰菜 ) | 9 | 0 | 100% | 无 | |
瓜类蔬菜 | 7 | 0 | 100% | 无 | |
叶菜类蔬菜 (菠菜) | 7 | 0 | 100% | 无 | |
豆类蔬菜 (豇豆) | 5 | 0 | 100% | 无 |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洋葱) | 5 | 0 | 100% | 无 | |
茄果类蔬菜 (茄子) | 4 | 0 | 100% | 无 | |
叶菜类蔬菜 (青菜) | 4 | 0 | 100% | 无 |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 (马铃薯) | 3 | 0 | 100% | 无 |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生姜) | 2 | 0 | 100% | 无 | |
芸薹属类蔬菜(结球甘蓝 ) | 2 | 0 | 100% | 无 |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大蒜) | 1 | 0 | 100% | 无 | |
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芥菜) | 1 | 0 | 100% | 无 | |
叶菜类蔬菜 (普通白菜) | 1 | 0 | 100% | 无 | |
鲜食用菌 | 10 | 0 | 100% | 无 | |
豆芽 | 3 | 0 | 100% | 无 | |
豆类 | 1 | 0 | 100% | 无 | |
禽畜肉及其副产品 | 畜肉 | 12 | 0 | 100% | 无 |
禽内脏 | 2 | 0 | 100% | 无 | |
禽蛋 | 禽蛋 | 1 | 0 | 100% | 无 |
水产品 | 淡水鱼 | 2 | 0 | 100% | 无 |
方便食品 | 调味面制品 | 27 | 1 | 96.29% | 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 |
方便食品 | 1 | 0 | 100% | 无 | |
肉制品 | 酱卤肉制品 | 9 | 0 | 100% | 无 |
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 1 | 0 | 100% | 无 | |
食品添加剂 | 食品添加剂 | 2 | 1 | 50% | 铝 |
茶及茶叶制品 | 代用茶 | 1 | 0 | 100% | 无 |
其他餐饮食品 | 酵母 | 1 | 0 | 100% | 无 |
水果制品 | 蜜饯 | 1 | 0 | 100% | 无 |
蛋制品 | 再制蛋类 | 1 | 0 | 100% | 无 |
总计 | / | 467 | 18 |
从表3 可以看出,本次抽检样品中:
? 本次共抽检74种细类,其中不合格产品7个细类,分别是淀粉制品、干制食用菌、酱腌菜、保健食品、白酒、调味面制品、食品添加剂,其余67种细类产品合格率均为100%。
? 淀粉制品是铝含量超标。铝含量超标主要原因是在粉条制作工艺中加入铝,这样粉条会变得筋道;食品添加剂定性检测其含有铝成分,是商家购买标示不含铝的食品膨松剂,含铝膨松剂比同样效果的不含铝膨松剂膨松剂价格生产成本要低很多;但是铝的持续过量摄入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的风险。
? 干制食用菌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生产过程食用硫磺熏蒸硫磺等熏制后,能处理其沉着的色素,使外观增白、好看,增加卖相;二是用硫磺等熏制后还可防腐、保鲜。因此便大量使用硫磺等,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而过量的二氧化硫会给消费者的呼吸和消化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据了解,用硫磺熏制食用菌、竹笋等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甲醛、苯、过量的添加剂共称为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四大元凶”。
? 酱腌菜中苯甲酸苯甲酸超标,苯甲酸常作为防腐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苯甲酸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当食品中少量添加苯甲酸时,对人体毒害较小。经常食用苯甲酸含量超标的食品,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 酱腌菜中防腐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比例之和超标,防腐剂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食品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调味面制品不合格项目为甜蜜素超标,甜蜜素学名“环已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常用于酱菜类、调味汁、糕点、配制酒和饮料等食品中。一般只要用量不超标,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 白酒中不合格项目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俗称塑化剂,在白酒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触的塑料制品,因此会含有塑化剂,只是含量多少的不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是1种内分泌干扰物,对动物雌激素具有显著的干扰效应。有学者认为女性吸收过高剂量邻苯二甲酸酯,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还有可能危害到她们未来生育男婴的生殖系统发育。
? 保健食品中不合格项目为西地那非,西地那非作为一种处方药,还可以用于治疗肺高压与高山症等,发生过中风、心脏病发作、低血压、有某些罕见的遗传性眼病和色素性视网膜炎的患者禁用。该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使用西地那非带来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潮红、消化不良、鼻塞及视觉异常等症状;若与硝酸甘油同时服用,会造成血压叠加下降。因此,在脱离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西地那非,会对服用者的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等中添加西地那非属违法行为。
五、工作建议
首先考虑到淀粉类制品和食品添加剂中存在超范围使用明矾和含铝泡打粉,从国家局及省局近年来的检测报表中,出现频次并不高,对于此类产品的此类项目建议加大对小厂家或小作坊的抽检力度。
其次调味面制品,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属于重点监控的产品,而河南本身就是此类食品的产出大省。调味面制品生产入门门槛低,导致生产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难以保障。而且更多产品销往小学校,集贸市场等地,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专项整治,本次抽检主要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还需对产品的理化参数如酸价、过氧化值、氯化钠含量及微生物参数进行检测。
三、干制食用菌类产品,二氧化硫超标情况频出,在全国范围内也一直是监控重点。干制食用菌生产入门门槛低,导致生产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难以保障。通过抽检结果反映,还需持续进行对此类产品的抽检力度。
四、酱腌菜类产品,由于国家一直对此类产品重视,不合格情况相较之下是有所下降,但是仍要保持对此类产品的抽检力度。酱腌菜产品生产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中小企业比较多,难免存在滥加滥用情况,在以后的抽检过程仍要加强对一些小作坊小企业的抽查力度。
五、酒类产品,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酒类的需求持续增高,也导致小型酒类行业较多。主要问题就是一些小企业储存、运输、分装设备均为塑化制品,导致酒中含有大量塑化剂,致使指标无法达到标准。建议以后应当加强对此类产品的抽检力度。
六、食品或保健食品等中添加西地那非属违法行为。《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西地那非为处方药,在食品或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添加属于违法行为,必须予以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