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成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好历史文化景点,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认真组织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深挖历史资源,增强发展活力
叶县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流传着叶公问政、孔子游叶、昆阳大战等历史故事,境内有全国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明代县衙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春秋许公宁编钟,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入选国家第一批长城重要点段,距今4000多年的余庄龙山文化遗址可追溯中华文明起源,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之一。为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们立足叶县特色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利用,通过建设优质文旅项目、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等举措,探索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二、向上争取资金,项目保障有力
今年,楚长城(叶县段)保护利用项目、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和龙泉澧河石桥保护利用项目获中央专项资金支持1.16亿元,占今年全省“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中央支持资金总额6.68亿元的六分之一。保安古城遗址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战国楚长城-叶县段本体修缮工程和叶县文庙消防工程3个项目获2023年国家、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830万元,下达资金总额在全市各县区排名第一。近三年来,我局共争取上级资金3.02亿元,为全县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坚持项目为王,夯实发展根基
为做好历史文化景区打造工作,我们抢抓机遇,精心策划包装了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余庄考古研学营地、昆阳古城文化旅游园区等文旅项目27个。其中,叶邑故城北城墙加固等文物类项目9个、石门湖文化生态旅游区项目等旅游类项目12个,总投资额达45.23亿元。目前,楚长城观光风景道、叶邑故城安防工程等8个项目已完工,昆阳古城游客服务中心、叶邑故城北城墙加固工程等4个项目正在建设,古城立体机械停车场即将开工,石门湖文化生态旅游区等7个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正在包装发行政府专项债。
(一)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2020年,楚长城叶县段被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全省唯一。2021年,在国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中,平顶山叶县--南阳方城段被认定为全国十八个“万里长城”形象标识段之一,平顶山叶县前古城--后古城楚长城方城塞被认定为全国二十六个“万里长城”形象标识区之一,平顶山市叶邑关及方城塞被认定为“万里长城”形象标识点。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我们积极谋划了“五个一”工程,即楚长城本体保护修缮和展示工程、楚长城旅游观光风景道提升工程、杨令庄楚文化特色小镇、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游客服务中心。为推动工作落实,我们包装了楚长城(叶县段)保护利用项目、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项目和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及风景道提升项目。其中,楚长城(叶县段)保护利用和数字化展示体验馆2个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文化保护和传承利用项目库,获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亿元。截至目前,项目用地组卷报批材料已通过市自然资源局审核,预计8月份完成,施工设计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投资约1.8亿元的楚长城(叶县段)保护利用项目完成公开招标,进入开工阶段;投资0.6亿元的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项目完成设计招标,4000万元债券资金全部发行到位。
(二)昆阳古城文化旅游园区项目。为做好古城建设和开发利用工作,我们按照“小步快走、分批实施”的思路,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其中,投资580万元的文庙博物馆布展(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投资6700余万元的昆阳古城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已经封顶,预计年底完工;投资5044.59万元的古城立体机械停车场项目4000万元债券资金已发行到位,正在进行公开招标;投资6670.37万元的昆阳古城及明代县衙配套设施项目正在编制施工设计方案,并与新华书店、五交化公司协调拆迁事宜。
(三)余庄遗址考古研学营地项目。余庄遗址是2019年配合县标准化厂房建设时发现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存。2021年被纳入“考古中国 夏文化研究”项目,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研究资料。为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我们谋划了余庄遗址考古研学营地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3.8亿元,目前,正在同步进行土地手续办理和债券资金申请工作。5月份,我们与省考古院就依托余庄遗址挂牌成立河南省长城考古研究中心、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豫西南分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叶县工作站达成合作共识。
(四)县衙创AAAA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565.76万元,主要对县衙、文庙、明清街进行一体化打造,设置观光车,形成旅游线,通过夯实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能力,着力将县衙博物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县衙博物馆智慧景区改造工程、文物库房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和县衙绿化提升工程均已完成,明清街正在进行外立面、店招整体改造,各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中。
(五)叶邑故城北城墙加固工程。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主要对叶邑故城遗址进行现状保护。现已完成15米范围内地面附属物清理和保护界桩界碑安装工作。
(六)龙泉澧河石桥保护利用设施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2770万元,获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600万元,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中国古桥文化展览厅及其他配套设施。目前,项目已完成地形图勘测,正在进行项目建设用地组卷报批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七)叶公园改扩建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2224.68万元,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展示馆、道路广场、绿化景观等内容。目前,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债券资金申报材料已通过省财政厅评审。
(八)叶县石门湖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2.21亿元,定位以诗酒文化为核心,复合文化观光、滨水休闲、主题度假等功能,构建“酒为媒、诗为伴”的生活方式,创新历史文化体验,打造穿越千年的文化生活。目前,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正在推进债券资金申报工作。
四、汉服经济“破圈”,撬动发展动能
为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我们策划举办了叶县首届汉服文化节、“叶公好游、奇遇端午”系列活动,推出独具叶县特色的IP人物叶小盐,以传统节日与时尚玩法、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叶县历史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成功掀起了汉服热潮。在文旅市场持续复苏和汉服主题活动的双重利好加持下,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68.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17亿元。
五、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45797”工作任务,突出项目带动,做强产业支撑,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势赋能。
一是加快推进楚长城(叶县段)保护利用项目和数字化展示体验馆项目,建设鹞山、马头山、歪头山3个长城景观区,着力将叶县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长城文化新地标。
二是加快完成昆阳古城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推进古城立体机械停车场,东城门、东城墙局部复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还原昆阳古城风貌,力争将昆阳古城文化旅游园区打造成为叶县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标杆。
三是加强与省考古研究院的沟通联系,尽快完成3个科研机构的挂牌及建设工作,全力将余庄遗址打造成集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户外拓展、文化研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首家沉浸式考古研学营地。
四是依托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好“奇遇叶县”中秋、春节汉服主题活动,组织好叶县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评选、纪念昆阳之战2000周年颁奖晚会等系列活动,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打造文旅消费新亮点。
感谢您对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建议,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造福社会,推动我县的旅游和经济建设工作不断前进。
2023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