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委员提案>2023年
索引号:yexian-2023-00065 主题分类:2023年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23-08-22 关键词:
关于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存在问题的提案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提案号
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75号提案
提案者
马利军
标题
关于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存在问题的提案
提案内容

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助力乡村产业兴旺营造返乡创业浓厚氛围、搭建创业舞台、提供创业扶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于无法面对面检验产品质量,电商农产品需要有更高的辨识度和品质保证。这就需要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但目前我县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

        (二)于电商的新型供应链组织者尚不成熟

目前,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互动联合与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障碍。面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销的特殊性、农村关系型社会的复杂性,大量新型的互联网创业者进入农村后无所适从,而产地又缺乏专业化的组货供应者和服务团队给予充分支撑。传统农业生产者和经销商缺乏互联网运营技能和营销经验,难以维持稳定的网上客源和对接规模化的农产品电商和网络卖家。

(三)参与的被动性致使农民增收效益不明显

由于缺乏上网技能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普通农户很难进行互联网创业,群众对电商的认知度不高,虽然经过乡镇政府的大力宣传,但是概念比较模糊,大部分人不重视电商发展。在电商进农村的过程中,多数农户只是被动性卷入,未能积极参与分享农村电商带来的增值收益和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变化。对本地网络卖家来说,因为高昂的物流成本和推广费,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他们也难以给出比传统经销商更高的产品收购价。

        (四)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的混乱局面及问题

农户愿意接受农村电商培训,希望通过政府的组织和帮扶,走上农村电商发展道路,打开农产品的销路,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实际发现,大部分农村供销电商人才培训机构没有进一步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内容、不同层级的课程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并没有及时搭建分层培训、分类指导、全程跟踪的培训体系。在我县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中,普遍存在“农村电商”概念理解偏差、培训方向模糊、定位不清、农村电商师资缺乏、培训课程体系安排欠佳、培训对象专业功底薄弱、培训后续配套服务欠缺等问题。

        二、关于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提高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标准化水平

一是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在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完善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监督,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指导和规范。二是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引导对售前农产品进行初步的清理筛选,质量分级,保鲜包装等处理。三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对电商交易给予倾斜性支持,让线上涉农交易产品可追溯,综合利用好线上线下监管资源,确保网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

全。

        (二)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促进资源整合

        一是提高产供销组织者的能力。培育专业化的产地农产品经纪人、营销组织者,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联合的农商产业联盟,二是搭建产地农产品交易信息和供需信息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农产品交易数据,及时公布产地交易价格和主要产品供求信息,合理引导农业生产和销售,促进产地经纪人与规模化网络卖家、产地电商、销地电商和规模化买家的对接。三是在县级层面建立物流资源的统筹调度平台,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社以及各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物流配送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运力,完善到村物流的集体配送。四是鼓励农产品电商开放运营和纵横联合,广泛嫁接各类“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创业资源,扩大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三)规范培训,提高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经营的能力

        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者的电商培训。整合农业、人社、商务、扶贫等部门的培训资源进行人才培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二是设立“互联网+农业”创业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者以及农村电商爱好者运用“互联网+农业”创业。三是引导建立电商卖家与供货农户的收益分享机制,鼓励农户通过合作社进行电商销售或对接网络卖家,对于在保底价收购的基础上对供货农户有增值收益返利的,由电商平台或网络卖家按其返利数额给予一定的奖补支持。四是联合电商平台开展公益性推广和众筹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发展,着力解决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承办单位
叶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马利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存在问题”提案收悉,我中心在收到提案后非常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并及时按照要求与县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沟通商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首先,将现有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宣传将其企业信息纳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对我们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开展追溯示范点工作,由省级提供资金,统一配发追溯管理设备,并指导企业熟练使用追溯设备,实现拥有追溯设备的企业信息能很好地跟追溯平台对接。因企业人员变动大,所以时不时会出现部分企业负责管理追溯设备人员出现变动,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也会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及时跟进、进行技术指导。其次,鼓励拥有合格证打印机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出具电子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采用“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来源可追,问题可查,责任可究”。但合格证打印机毕竟数量不多,为更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建议可以给更多企业配备合格证打印机,一方面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更多生产经营主体对自我出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把控、负责。

二、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提高电商经营能力

        近几年随着网络销售的火热发展,网上农产品销售也是遍地都是,但是部分销售农产品的电商是不从事农产品生产的,这就存在漏洞,也是我们农业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不太容易进行追溯管理的,需要市场监督管理、商务以及相关网络监管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加大农村电商的培训力度,完善服务体系,以县果蔬产业协会为纽带,建立完善高质量的电商平台,更好地确保网络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监管。

进一步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认证力度及监管强度,以我县紧临平顶山市区和交通便利的实际,“五带五区”及平叶快速通道的交通区位优势,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并结合《食品安全法》、《农产品管理办法》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不同的渠道,采取网络新闻媒体、印发宣传资料、各种培训会、博览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引导,扩大宣传,增强民众的认知度,把优质农产品作为全县的主导产品,以点带面搞好生产加工,以“互联网+为纽带,规范农村电商的经营服务模式,为全面提高全县“菜篮子”生产供给保障能力奠定基础

 

20238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