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养老服务的建议”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养老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叶县民政局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着力在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上下功夫,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一、康养项目建设情况
1、我县申报建设的叶县健康养老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任店镇寺庄东村、寺庄西村,由叶县颐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县城投全资子公司),项目总用地面积106489.95㎡(约159.73亩),总建筑面积129903.42㎡,设计床位数2512床。项目总投资59589.70万元,采用医养结合模式。该项目申请专项债3.6亿元,第一批专项债券15000万元、第二批专项债券6000万元均已发放。目前,已取得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土地报批手续已报至市自然资源局各科室进行审核,现已审核完毕,报至市政府出具用地请示文件,出具后通过政务报批系统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查,审查通过后,上报河南省人民政府,取得建设用地批复。
2、叶县现有13家公办乡镇敬老院,与乡镇卫生院合作,在敬老院院内设立医务室,每周定期到院开展巡诊活动。
二、措施和建议
1、围绕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康养产业是在建设健康中国和应对我国老龄化的大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投入”的运作方式,政府部门在“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政策优惠”等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完善土地供应政策, 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二是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提高康养机构补贴标准,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购买岗位、购买专业和中介组织服务,对老年人居家养老必需的社会化服务实施政府全额或部分补贴。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康养医疗保健纳入医保体系。四是鼓励各类保险和机构深入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2、围绕康养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深化康养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与旅游业结合,开发康养旅游线路和产品;与文化产业结合,挖掘康养文化内涵,提升康养产业的文化附加值。通过整合养生养老、旅游休闲、医疗护理等资源以康养产业为主轴,构建叶县“康养产业模式”。
3、围绕康养产业培养专业人才。人才是推进康养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方面满足市场需求,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养老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培训学校,办康养培训基地,学校和企业联合培训人才,线上线下授课。
4、围绕康养产业多元化发展。打破界限,形成合力,建立符合实际的“医养结合”康养产业发展模式。一是依托现有大型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吸纳民间资金共建“医养结合”护理型养老机构。二是健全康养保险体系,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纳入医保范围,确定康养保健项目医保报销比例和结算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提供多样化养老服务。三是建立信息化平台,实行智能化管理。对老年人家庭照料状况和生活自理程度建立动态跟踪系统,使用随身携带的寻呼定位设备和智能卡,及时便捷地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推广“互联网+”居家社区养老和旅居养老服务模式,建成统一的居家养老平台,提供助餐、助医、家政、日间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
5、围绕康养产业整合部门资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国土局、规划局、卫生计生委、人社局等部门,建议制定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县养老服务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康养产业建设中的作用。建设符合老年人康养需求的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还请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关注和监督。
202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