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今天是:
繁體 | 
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yexian-2011-00001 主题分类:政府工作报告 体裁分类: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11-03-05 关键词: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默认 打印本文

200749日在叶县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

 长 闫廷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以来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自2003年组成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跨越,成为叶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重要时期。

(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67.89亿元,是2002年的2.07倍,年均增长11.8%;三次产业之比由2002年的363727调整到284527,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先后突破1亿元、2亿元大关达到2.16亿元,是2002年的2.5倍,四年净增1.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126元和3013元,分别增长82.7%49.3%,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6.2%10.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89亿元,是2002年的5.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3.65亿元和14.48亿元,分别是20022.2倍和2.1倍。2003年和2005年,我县连续两次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由2001年的第102位上升到第58位,4年前移44个位次。

(二)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工业支柱正在形成。2003年以来,全县共引进5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55个,累计到位资金73.12亿元,中盐、凯迪、平煤、神马、隆鑫等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入驻我县,一批对县域经济产生重要支撑作用的支柱项目陆续上马。随着投资4.3亿元的天源盐化有限公司120万吨制盐和投资1.3亿元的河南盐业物流公司建成投产,我县精制盐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不但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精制盐生产基地,而且成为技术领先、配送量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盐业物流中心;随着投资5.5亿元的神马氯碱一期双10万吨项目建成投产,投资8.2亿元的双20万吨项目顺利实施,投资258亿元的平煤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先期项目正式开工,我县将在不长时间内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盐化工业基地;随着投资14.5亿元的蓝光电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投资50亿元的2×30万千瓦二期工程早日实施,我县还将成为新兴的煤电基地。以皮鞋、三轮摩托车、清真牛羊肉、机电零部件、粮食深加工为重点的民营主导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奥大、树民两家三轮摩托车企业与重庆隆鑫、重庆望江成功合作,三轮摩托车产量突破 39.8万辆,带动我县成为全省最大、全国知名的三轮摩托车生产基地。200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6家,比2002年增加5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3.55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实现利润6.16亿元,是2002年的4.4倍;纳税超百万元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48家,非公有制经济实交税金是2002年的13.4倍,工业对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3%82%,分别比2002年提高24个和62个百分点。四年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中西部合作先进县、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平顶山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三)农业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45万吨以上,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优质小麦播种面积达到51万亩,占麦播总面积的68%。建成畜牧园区216个,带动发展规模养殖户1.4万户,2006年畜牧业产值预计达到19.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8%,比2002年提高9.9个百分点,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大力实施以沙河万亩经济林基地、山区3万亩小杂果基地和平原3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为主要内容的林业“133”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完成干线道路通道绿化造林389公里、2.16万亩,沙河沿岸万亩经济林基地成为全省11个科技富民强县项目之一,被省政府授予“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建成“白色工程”园区68个,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有15个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省级认证,蔬菜面积、产量均居全市之首,粮经作物比由7525调整为6436。突出抓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外出务工人数由8.5万人增加到15.3万人,年务工收入突破8.2亿元,并逐步形成了服装加工、电脑操作等劳务品牌。许平南、漯平洛两条高速公路境内段相继建成,新建、改建干线公路和县乡道路318.8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499.7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100公里,四年增加3.1倍,580个行政村不但全部实现了“村村通”,而且建成了15个农村客运站和10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农村道路和客运网络初步形成。国家治淮重点工程燕山水库顺利开工建设,一期移民4680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二、三期移民迁安工作正有序推进,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奖。累计投入1.1亿元实施节水灌溉、平原井灌、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等重点水利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土地综合整理等农业重点项目,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区电网改造工程、“户户通电”工程和“盲点村”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基本解决了偏远山区长期不通电的难题。以抓产业、抓基础、抓培训等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圆满成功,城市建设与管理实现历史性突破。按照创建园林卫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高标准修订了县城总体规划和行政新区详细规划,努力拉框架、造亮点、铸精品。四年来,新建、扩建城市道路2568公里,对昆阳大道、东西大街、叶廉路、新建路、文化路西段、光明路、健康路7条道路及沿街建筑进行了包装美化,建成了河滨绿地广场、昆阳文化广场、人口文化广场3个绿地广场和21处游园绿地,完成了明代一条街仿古改造、城区大街小巷灯亮、排水管网改造、垃圾中转站建设、“三线入地”等市政项目,开工建设了鑫鑫花园、红星商业步行街、供销大楼、上河财富广场等重点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加大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逐步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城市管理机制,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也都依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努力打造城镇建设亮点。2006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8平方公里扩展到12.1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5%,比200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

(五)各项改革顺利推进,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免除农业税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政策,全县农民减负增收10865万元;顺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共分流人员1774名,精简乡(镇)领导职数82人;积极稳妥地搞好县属国有企业改革,14家县属工业企业已破产终结5家,进入破产程序8家,改制1家,企业原有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率先在全市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原有17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重组整合为3家国有控股购销企业,分流职工1116人,并完善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和增资扩股工作在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电视电话会上介绍经验。在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高度关注城市下岗职工、低收入居民和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困难,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04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92人;企业养老保险金征收、发放额分别增长101%137%,“两个确保”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5个,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20%,比2002年提高14个百分点;率先在全省建立县级爱心救助超市,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000余人(次);发放城镇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金1722万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有效救助。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不断加大科技普及推广力度,成为河南省科普示范县、专利技术试点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隆鑫三轮摩托车公司还成为全省第一家专利技术孵化基地。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4.5万平方米,顺利通过省政府“普九”复验;落实中小学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761万元,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61250人(次);县职教中心、县高中、县二高分别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和省、市示范性高中,被市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县。强力推进计划生育人事制度改革、属地化管理和乡所村室建设,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0.53‰和5.13‰以内,有望跨入一类县行列。县疾控中心、县医院传染病区建成投用,18个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得到加强,有54.9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步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了明代县衙、叶公陵园配套设施,实施了金代文庙修复一期工程,明代县衙、叶邑故城双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县衙还被确定为国家3A景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叶氏联谊会、叶公邮票首发式、燕山水库开工和大坝截流仪式,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在全市率先建成数字化电视节目生产线,在全省率先实施立体声调频广播“金声”工程,20042006年两次成为“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先进县”。加大土地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依法取缔粘土砖瓦窑和推行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工作扎实推进,“三废”排放得到有效治理,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审计、邮政、通信、气象、档案、史志、民族宗教、食品药品监督、殡葬改革、优抚安置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进展。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单位35个。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110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理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和治安防控体系得到加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县”。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是我县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四年,是全县人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四年。四年来,县政府坚持在宏观调控中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在结构调整中培育发展后劲,坚持在统筹协调中促进社会进步,坚持在改革开放中增强发展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过四年的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抢抓机遇、拼搏进取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勇于奉献的全县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叶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表现为工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特色农业不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远没有形成,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城镇建设特别是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规划和建设进度较慢,城镇化率较低;财政收入总量还小,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机关作风、行政效能有待继续改进和提高,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叶县站在全新发展平台、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国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中部崛起和中原快速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委、市政府提出“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崛起”的目标要求,以及在叶县境内建设中国中部盐化工业城的战略选择,为我县快速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县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毗邻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盐、煤、水、电等资源优势,摩托车、皮鞋等已有产业的基础优势,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享受扩权县待遇的政策优势,都有利于我们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有利于我们建设全国知名的盐化工业基地,特别是盐化工业园、平煤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神马循环经济工业园和凯迪工业园的先期项目已相继开工,为我县快速崛起并力争在“十一五”末跻身全省20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着总体上有利于发展但不利因素增多,前方标兵跑的更快、后面追兵逼得更急的严峻形势。一方面,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更大、用地审批更严、信贷控制更紧、市场准入门槛更高,为我们推进工业化增添了受制因素;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人均产值、人均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程度都比较低,再加上具有盐资源优势的其他县(市)都快马加鞭求发展,这就更需要我们倍加努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继续保持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做好“工业兴县、畜牧富民”两篇文章,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原盐都和盐化工业基地,着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和历史文化名城,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加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推动叶县快速崛起,努力跻身全省县域经济20强。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到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3亿元,年均增长22%;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41%;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2.5倍;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66024;城镇化率达到3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20元和12190元,年均分别增长10%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努力实现“四个突破”:

第一,以打造全国知名的新型盐都和盐化工业基地为重点,努力实现工业强县的新突破。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在抓好中盐皓龙、神马氯碱、平煤集团等大型制盐和盐化工项目的基础上,建好盐城工业园、神马氯碱循环经济工业园、平煤集团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和凯迪工业园,努力从国内外引进更多的盐化工项目,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到2011年,井盐年产量达到300万吨,离子膜烧碱、PVC树脂、纯碱、氯化铵年产量分别达到100万吨以上;同时,着力培育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群体,做大做强以蓝光电厂、化工产业聚集区热电厂等为重点的电力工业,以中加辛店铁矿、兴发镁业等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加工业,以三轮摩托车、皮鞋和清真肉食品、机电零部件加工等为重点的民营主导产业。

第二,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努力实现城镇化建设的新突破。2011年,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建成具有盐文化、叶公文化、衙署文化特征的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力争实现“撤县建市”;在加快遵化店、保安、任店、仙台4个现有建制镇建设步伐的同时,力争常村、旧县、廉村、龚店4个乡“撤乡设镇”。

第三,以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努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突破。着力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不同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努力扩规模、建基地、成特色。到2011年,全县优质粮种植面积达到90 %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蔬菜、烟叶面积分别达到30万亩、7万亩,粮经作物比达到6040;生猪、肉牛、山绵羊年出栏量分别达到180万头、25万头、150万只,奶牛存栏量达到2万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形成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森林覆盖率达到25%。切实加强水利、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搞好燕山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恢复孤石滩灌区,加大平原井灌、小流域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水利条件;实现平原自然村和山区大部分自然村通油(砼)路,形成公路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完成105个贫困村的整体推进任务,解决13.7万人口的脱贫问题。

第四,以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突破。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巩固“普九”成果,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职工文化生态园,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解决好广大群众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实现全民医保无缝隙覆盖;深化以养老、失业、工伤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资金来源多元化、服务管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进一步做好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等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叶县。

 

三、2007年的主要工作

 

2007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一)着力抓大项目带动和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工业强县步伐

加快中原盐都和盐化工业基地的崛起。在天源盐化、盐业物流配送公司、神马氯碱一期等已建成项目满负荷生产的同时,确保平煤集团120万吨制盐一期、神马氯碱双20万吨扩建等项目竣工投产,力促平煤集团80万吨联碱、50万吨甲醇、25万吨烧碱及30万吨PVC树脂等盐化工重点项目年内开工,做强制盐和盐化工业;在蓝光电厂一期1号、2号机组满负荷生产的同时,力促蓝光电厂二期2×30万千瓦项目早日开工,做大电力工业;在抓好中加公司辛店铁矿、兴发镁业一期等已投产项目生产的同时,加快中加公司辛店铁矿扩建、中宏集团常村镁质粘土矿、神马集团200万吨水泥一期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平煤集团200万吨水泥一期、蓝光电厂2×60万吨水泥、兴发镁业二期、电熔爆机床等项目,并督促做好天瑞集团水泥厂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规划建设化工产业聚集区。全年计划实施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9个,其中建成5个、新开工4个,项目总投资44.6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各种比较优势,筛选论证一批既符合产业政策、又具有较好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项目,完善充实项目库;高标准规划、建设盐城工业园、神马循环经济工业园、平煤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和凯迪工业园,搭建好以商招商的平台;大力推行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等市场化招商的新做法,并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一带和闽南地区建立招商根据地;办好“叶县盐业开发20周年”庆典及相关招商活动,发挥好“世叶会”、“叶县老乡联谊会”特别是叶县籍在外工作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广交合作伙伴,多方引进项目,提高招商实效。全年新上5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180个,引进区外资金2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各乡镇要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在外务工有成就人员、在外工作有影响人员和在家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能人的作用,动员他们在民营经济园地里“植树造林”、创办实体,努力形成“一乡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格局。有关部门着力解决好民营经济在土地、融资、引进人才、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民营企业长个头、增效益。五大民营主导产业中,皮鞋产量达到900万双,三轮摩托车产量达到55万辆,清真牛羊肉加工量达到14.3万吨,粮食深加工量达到29万吨,机电零部件加工产值突破5亿元。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0%,非公有制经济实交税金突破2亿元。

(二)狠抓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大力气抓龙头、建基地、成特色,努力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把培育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来抓,在资金、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被确定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予以重奖,引导现有企业扩大加工规模,吸引外来企业和资本创办新的涉农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以迪可、三益、金牛足等为重点的清真牛羊肉加工骨干企业,以永昌、玉叶、金福龙、雪源、今晨等为重点的粮油深加工骨干企业,扩大龚店花生脱壳加工规模,力促双汇集团6万头生猪基地、佳源乳业养殖加工和河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万头奶牛养殖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在遵化、龚店等蔬菜生产大乡兴建蔬菜包装、加工企业。推广辛店望夫石农牧合作社、城关乡果业协会、屈庄蔬菜协会的经验,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能够紧密连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组织载体,帮助农户搞好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类活动。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加大对特色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等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以建设“信用村”、评选“信用户”等为载体,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比重,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全年支农贷款投放不低于1个亿。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努力建基地、上规模、成特色。今年,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带动猪、牛、羊的出栏量分别达到120万头、18万头、100万只,奶牛存栏达到6000头,畜牧业产值和主要畜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的增速。推广优质小麦55万亩,优质专用玉米2万亩,优质粮食作物面积达到80%以上;新建“白色工程”园区10个,建成洪庄杨乡500亩现代烟叶精品示范园,蔬菜、烟叶面积分别达到24万亩和3万亩,粮经比调整到6238。抓好许平南高速、漯平洛高速附近千亩林果基地及几条重要公路通道绿化的补植补造,推进常村五间房千亩果桑基地及包括三个山区乡(镇)在内的经济林精品工程,建好22个林业生态村,完善平原林网,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复验。

加强以道路、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道路,重点完善县乡道路养护机制,建成徐龚、邵黄、沈泉、廉前、郑水5条县乡道路和5座农村公路桥梁,新建农村公路网200公里,开工建设县汽车客运站、货运站和15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并切实做好焦桐高速和登阜铁路叶县段的施工协调工作。水利建设,着力实施孤石滩水库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对保安、常村2座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全县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解决1.6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扎实推进燕山水库二、三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确保燕山水库顺利施工的前提下,建好移民新村,落实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从根本上改善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5000座户用沼气项目的建设任务。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工作。认真落实“联村帮建”制度,继续开展以“一池三改三化”(建沼气池,改灶、改水、改厕,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为主的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年底前,5个县级试点村力争实现户户通硬化道路、通自来水,70%以上的农户使用沼气,并建成公厕、排水、垃圾处理等环卫设施,建设文体活动场所、农村超市、村级卫生所,实施好城关乡东卫庄国家级电气化村建设项目;乡镇试点村重点搞好规划建设,整治村容村貌,完善村内道路、垃圾处理和给排水设施,“以点带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加大城镇建设管理力度,努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和省级园林城

规划、建设好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制定和完善县城建设总体规划和重要部位详细规划,严把用地规划关、建设工程审批关、批后监督关和规划验收关,努力形成具有现代盐文化特征和昆阳古城历史风貌的城市风格,确保国家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创建成功。今年突出西城河治理、高速公路出入口美化、城区原有道路升级改造和“城中村”及旧城改造4项重点,认真实施20项市政建设项目:(1)开工治理西城河;(2)开工建设西环路,建成西城河路;(3)完成新城区“三纵一横”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工程;(4实施许平南、漯平洛两条高速出入口和入城通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5)实施盐城路改造和绿化、亮化工程;(6)实施昆阳大道一里桥至三里桥改造工程;(7)实施九龙路向西延伸工程;(8)实施东西大街西段仿古改造工程;(9)完成东城河灯亮工程;(10)实施叶廉、叶鲁、叶舞3条道路城区段绿化、亮化工程;(11)实施东环路与叶廉路、广安路与盐城路交叉口等处游园绿地建设工程;(12)实施职工文化生态园一期工程;(13)实施叶县博物馆建设和金代文庙修复二期工程;(14)建成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场;(15)建成上河财富广场、红星商业步行街;(16)开工建设县高分校、体育中心、信用联社大厦、青少年活动中心、阳光棕榈园住宅小区、天泰花园住宅小区、上河宝龙上品花园;(17)开工建设粮油综合市场,扩建九龙市场;(18)实施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19实施机关单位“拆墙透绿”和背街小巷“见缝插绿”工程;(20)实施“西气东输”入户工程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从严治理恶意破坏绿化苗木、市政设施和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不法行为,进一步加大背街小巷治理力度,确保城区绿、洁、畅、亮、美。

切实搞好小城镇建设。完成全部乡镇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并加快建设步伐。遵化、保安、任店、仙台、旧县、常村6乡(镇)按市级卫生乡(镇)标准进行综合整治,并确保年内创建成功;加快常村、廉村、旧县3个乡的“撤乡建镇”步伐,力争年底前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它乡镇都要加大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力度,尽快把乡镇政府所在地建成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干净整洁的新型镇区。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重点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及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补贴金额要高于往年;切实解决好轻化机械厂、水泥厂、清泉自来水公司等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加快推进磷肥厂、种鸡场和粮办工业企业的改制步伐,实现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转换;深化以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乡财县管乡用”等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实现财政增收节支;搞好农村信用社清欠盘活、统一法人和央行专项票据兑付等工作,开展建设“金融生态园区”和“公议授信”、“阳光信贷”活动,信用村、信用户和诚信户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加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50人,其中“4050”人员320人。加大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力度,新增劳务输出1.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总数达到16.6万以上。扩大城镇基本养老金征收面,力争覆盖面达到100%,努力实现“两个确保”。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对象增加到7547人,农村低保对象增加到20350人,并提高补助标准,努力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改善农村敬老院设施和生活条件,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加强军民团结,严格按标准向各类优抚对象发放优待款、抚恤定补款,妥善做好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做好5个贫困村的整体推进工作,全年脱贫1.1万人。实施好昆安小区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今年规划建筑面积49879平方米,建成14010平方米,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

(五)大力繁荣社会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大“科技兴叶”力度,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2个,推广农业新技术12项,组织专利申报30项,力争沙河沿岸万亩优质桃基地跻身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项目。落实好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实现“双基”国验达标;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今、明两年把农村中小学旧课桌凳更新配置一遍;加强职业教育,着力培育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完善急诊急救网络建设,开工建设县医院门诊楼、医技楼,搬迁县中医院,实施5个乡镇卫生院国债资金建设项目,规范建设村级卫生所(室);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监管,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夯实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切实搞好性别比专项治理、流动人口管理和“幸福家庭”行动,争创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装备县豫剧团流动演出车,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城乡有线电视光缆一体网项目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大县衙和叶公陵园配套设施建设和宣传推介力度,着手建设“中原盐湖”度假村,开发制盐和盐化工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和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加强土地整理和“空心村”、工矿废弃地集中整治,进一步搞好环境和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切实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继续做好审计、档案、史志、气象、邮政、通信等工作。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打造“和谐叶县”

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树立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新风尚。全面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搞好“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县工作,切实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加强民族团结,切实搞好宗教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认真落实信访工作各项制度,加强初信初访的处理,尽力把群众反映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始终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双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完成今年和今后五年的各项任务,各级政府肩负着重要职责,必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代理中心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

全面推进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努力建设法制政府;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努力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完善政府运作机制,推行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等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完善责任与权力相统一的执行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受追究。

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发现新情况,认真解决新问题;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完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认真办好县委、县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强化目标管理和重点经济工作促后会、行风评议等推进机制,把各项工作抓具体、抓深入。

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不断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打击商业贿赂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认真开展“讲正气、树新风”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查摆和解决工作、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面对叶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力拼搏,为叶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崛起而努力奋斗!